常大主页   • 学院首页   • 一网通办   • SSLVPN   • 院长信箱  

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学科建设与培养模式 ——宋林飞院长给2024级新生上《第一课》

   发布时间: 2024-09-09    访问次数: 229

院学工组、办公室报道:97日,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全体新生全部报到注册。98日上午,宋林飞院长给2024级新生上《第一课》。首先,他代表全院师生热烈欢迎各位同学,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江苏常州,来到常州大学,来到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将与老师们一起度过人生中极其重要的时光!大家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讲课的内容如下:

第一,常州大学发展定位与评估

常州大学办学的目标,是“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性大学”。

常州大学在江苏省地方普通高校综合考核中获得“第一层次”。2024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常州大学位列世界排名区间501-600位,中国国内排名区间92-114位,江苏省内排名第18位。中国高校发明专利奖排名榜:2023年常州大学位居第69位。2024级全校本科招生专业:67个,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1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本科新生7500多人。

第二,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概况

教师57人,其中专任教师50人,包括教授8人、副教授7人、讲师博士35人;专职管理教师7人。本科专业包括社会工作(国家级一流专业)、公共事业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2024级本科新生239人、硕士生新生28名,留学生18人。全院学生共计785人。社会工作硕士点已经招生两届,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点、教育学硕士点已做招生宣传,明年新生入学。

学院三个本科专业的学科门类、专业类、专业分别为法学门类(社会学类,社会工作专业;政治学类,政治学行政学专业);管理学门类(公共管理学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社会工作专业、政治学行政学专业,授法学学士学位。本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授管理学学士学位。

社会工作专业特色方向为政府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特色方向为数字政务、基层治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方向为智慧城市管理、新媒体管理。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培养方向: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青少年与儿童社会工作,社会治理现代化,医学人文与社会工作。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培养方向为公共政策与行政管理方向,智慧城市管理方向,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方向,教育政策与领导学方向。教育学学术硕士点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方向,工程教育学方向,教育政策与领导学方向。

第三、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冠名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要从党史国史中汲取奋斗力量,更好担当作为。我们学院以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瞿秋白冠名,目的是为了更自觉地学习传承瞿秋白的革命思想与革命精神。瞿秋白于1899年出生在常州,毕生追求并为之奋斗的目标是“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把黑暗、贫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光明、美好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瞿秋白担任中国共产党第二任主要领导人时,决定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暴动、广州起义等武装斗争,建立军队、开展农村土地革命。

19501231日,毛泽东为《瞿秋白文集》题词:“他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中共中央对瞿秋白同志的评价“瞿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宋林飞院长主编江苏历代名人传丛书,出版了《瞿秋白》一书。近年,他发表《瞿秋白传播践行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贡献》指出,瞿秋白精心著译传播马克思主义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主持确定党的土地革命与武装斗争新方针是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的重要贡献者。

第四,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的教学科研平台

建立教学实验平台:社会工作实验室,三智联动实验室(智慧社会、智慧城市、智慧政务),新媒体实验室。建立科研教学社会服务平台:苏南现代化研究院,常州市社会治理学院,常州市机关事务管理研究院,常州市境外非政府组织研究中心,公共管理MPA教育中心,教育研究中心。建立教学实践基地:西太湖街道、春江街道、雕庄街道、戚墅堰街道等,常州市政府政务中心、武进区政府政务中心等。

第五,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我们决不辜负党与人民的重托,履行我们教师肩负的责任,把学生培养成为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鼓励与支持本科生报考研究生。我院往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已达到25%,处于常州大学文科学院的前列,学生考取学校有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重点高校。

人工智能时代正在来临。人工智能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新阶段,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融合发展是科技、工业、农业、国防、治理现代化的新动力。近几年来,全球性人工智能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已经越来越深入地影响和渗透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我们要深入认识与把握新时代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与应用生态,正确应对智能文明进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今年721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公布,提出:“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学院将密切关注“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对接政府,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